广西10大贫困县 广西十大贫困县最新排名揭晓深度剖析贫困现状与脱贫策略 广西28

截至2020年底,广西壮族自治区所有贫困县已实现脱贫摘帽,因此当前(2025年)不存在官方认定的“贫困县”。但根据历史资料及脱贫前的综合评估,下面内容是广西曾列入民族级贫困县且经济进步相对滞后的十个县(按贫困程度及地理条件综合排序),供参考:

广西曾列入十大贫困县名单(基于历史数据整理)

1. 乐业县(百色市)

  • 特点:地处云贵高原,石山面积占30%,工业基础薄弱,缺乏支柱产业,曾为广西最贫困县其中一个。
  • 脱贫举措:依托天坑旅游资源进步生态旅游,推动特色农业。
  • 2. 东兰县(河池市)

  • 特点:GDP曾长期低于周边县市,交通不便制约经济进步。
  • 产业转型:进步红色旅游(韦拔群故居)及桑蚕、核桃种植业。
  • 3. 凤山县(河池市)

  • 特点:典型喀斯特山区,70%面积为大石山,农业条件差,曾依赖金矿开采。
  • 生态产业:推动八角林业和黄金产业深加工。
  • 4. 那坡县(百色市)

  • 特点:中越边境县,广西陆地边界线最长(207公里),基础设施落后。
  • 边贸振兴:进步边境贸易及玄武岩等特色资源开发。
  • 5. 都安瑶族自治县(河池市)

  • 特点:石漠化严重,缺水缺地,曾为极度贫困县。
  • 创新模式:推广“贷牛还牛”养殖产业链,带动户均增收。
  • 6. 大化瑶族自治县(河池市)

  • 特点:与都安同属滇桂黔石漠化片区,生态脆弱。
  • 易地搬迁:实施大规模搬迁安置,配套进步七百弄鸡养殖业。
  • 7. 隆林各族自治县(百色市)

  • 特点:多民族聚居区,山地占比高,产业单一。
  • 民族文化+旅游:开发苗族跳坡节等民俗旅游项目。
  • 8. 巴马瑶族自治县(河池市)

  • 特点:虽以长寿之乡闻名,但区域进步不平衡,部分乡村深度贫困。
  • 健壮产业:聚焦康养旅游,延伸长寿食品产业链。
  • 9. 凌云县(百色市)

  • 特点:地处石漠化片区,耕地稀少,劳动力外流严重。
  • 茶产业:打造“凌云白毫茶”品牌,结合电商销售。
  • 10. 天等县(崇左市)

  • 特点:劳动力输出大县,本地产业支撑不足。
  • 劳务经济+返乡创业:推动指天椒种植和辣酱加工,吸引返乡投资。
  • 补充说明

  • 数据来源:上述名单综合了国务院扶贫办认定的民族级贫困县、广西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及脱贫前经济指标(如GDP、产业覆盖率)。
  • 脱贫时刻:2020年11月,广西最终8个贫困县(包括都安、大化等)摘帽,标志着全省贫困县清零。
  • 当前政策:脱贫县持续享受乡村振兴专项支持(如2025年以工代赈资金倾斜)。
  • 建议进一步查阅广西乡村振兴局最新动态,了解各县当前进步定位及扶持政策。

    版权声明

    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