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水施工合同签订指南:避坑关键与注意事项

为什么防水施工合同如此重要?

雨季来临,房屋漏水难题频发,不少业主匆忙找施工队修补,却因未签正规防水施工合同而吃大亏。参考天津市场的乱象,报价混乱、施工加价、质保无门等难题屡见不鲜。一份清晰的合同不仅能约束施工方,还能保障业主权益。那么,合同里该写什么?怎么避免被“游击队”坑?

防水施工合同的核心条款

1. 明确施工范围与报价标准

不少施工队用“按漏点收费”“材料另算”等模糊话术抬价。合同必须写明:漏水区域面积、修补方式(如注浆或重做防水层)、材料品牌型号及单价。例如:“卫生间地面采用XX品牌防水涂料,施工面积5㎡,包工包料总价XXX元”,避免后期扯皮。

2. 质保期限与责任划分

“质保一年”是行业常见承诺,但许多“游击队”完工后直接失联。合同中需标注:质保期内哪些难题免费维修(如渗水复发)、哪些情况不保(如人为破坏),并保留施工方有效联系方式。

3. 增项费用与违约条款

施工中突然加钱?合同应提前约定:“未经业主书面同意,增项费用由施工方承担”。同时写明违约金比例,例如“逾期完工每日扣款X%”。

怎样选择靠谱的施工方?

别轻信“低价快修”

路边面包车广告或平台低价引流订单风险高。优先选择本地有实体店的公司,要求查看营业执照,并核实过往案例。签合同前,可要求对方提供资质证明,如防水工程专业承包资质。

留存证据,保障权益

施工前后拍照录像,记录现场状况。合同附上材料清单和工艺说明(如“涂刷两遍防水涂料”),避免偷工减料。支付款项时,建议分期支付,尾款待验收合格后结清。

划重点:合同是防水的最终一道防线

防水工程看似简单,却暗藏猫腻。从天津市场的教训可以看出,口头承诺毫无保障,只有白纸黑字的防水施工合同才能让业主掌握主动权。记住:不签合同不施工,不明确条款不付款!你有遇到过防水补漏的坑吗?欢迎留言分享经验。

版权声明

为您推荐